银联抢跑二维码支付 阿里腾讯咋办?
作者:虎龙吟(微信公众号:爱猫狗 catdogiloveyou)
竞技场上,不怕对手跑得快,就怕对手先抢跑。当然,最可怕的,是抢跑之后没有重赛。
就在阿里巴巴和腾讯还在态度诚恳地积极配合央行进行二维码支付标准制定和安全风险评估时,日前就有消息爆出,中国银联已经悄悄完成了二维码支付系统的技术开发,已经在跟各大银行商讨合作推广事宜了。
这绝对让支付宝和财付通大跌眼镜:明明是自己起了个大早,却因为被人半路请去喝茶,结果彻彻底底赶了个晚集!
银联抢跑用新壶装旧酒
说起二维码支付,这绝对互联网金融领域中又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创新。早在去年年底,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和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就先后试水二维码支付业务。然而,今年的3月13日,央行一纸紧急文件,以安全为名,暂停了支付宝和财付通的二维码支付服务。
当时,就有很多分析称,这幕后不排除是中国银联在推动。不过,暂停之后,银联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一起,一直在跟央行、支付清算中心等监管部门商讨制定二维码支付标准。或许正因为如此,阿里巴巴和腾讯一直以为大家都在局中,所以虽然内心非常焦急、期望尽快明确标准和开启业务,但既然央行不发话,也只能不温不火地跟进着。
没曾想,看似缺乏斗志和野心的银联一面积极掺和着二维码支付标准制定的事儿,另一面,却早已经自起炉灶,在二维码支付标准出台之前,自行琢磨出了一套“抢跑”的办法,并快速付诸行动。
银联的这套二维码支付系统目前已经完成了系统开发,银联正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办法齐头并进地推动着接下来的工作:一方面,银联正跟各大银行积极商讨具体的合作和推广事宜;另一方面,银联已经在几个拟试点地区跟当地人民银行递送了新业务报备。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这一次,不能不说银联的这一手玩得着实漂亮!事实上,在央行态度没有明确之前,尤其是官方的二维码支付标准没有正式确定和出台之前,纯粹的基于线上互联网的二维码支付业务是不可能开展的,即使是银联这个拥有央行“亲戚”背景的机构也不行。但是,银联这次推出的二维码支付,本质上只是银联原有支付业务的技术升级版。简单地说,只是把原来靠刷卡读取消费者银行卡信息变成了扫二维码读取消费者银行卡信息,从业务逻辑上并不违规。至于所谓的线上和橱窗扫码支付,更多地还是给支付宝和财付通放了个大大的烟雾弹而已!
银联就是用这种偷换概念、新壶装旧酒的方式,抢在阿里巴巴和腾讯之前,很有可能率先完成所谓的二维码支付业务商业化布局。而先入为主的优势,无疑为银联赚回了不少面子。
更重要的是,银联自知在线上自己毫无优势,何况整个零售消费市场,线下依然远大于线上,自己在支付宝和财付通被捆住手脚下率先布局线下二维码支付市场,凭借银联这么多年遍布的POS收银网络,一旦铺开之后,等禁令放开的时候,支付宝和财付通要抢银联线下业务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安全问题只是个技术幌子?
今年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同时也给了财付通一份),暂停了支付宝、腾讯的二维码支付服务。央行当时给出的理由是: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在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一句话,就是你这个二维码支付是个新事物,可能安全上有问题,风险不可控,需要重新审定和评估,在没有得出结论之前,不得开展该业务。
二维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吗?当然可能有。不过,单从技术层面看,如果说二维码存在安全问题,那么磁卡、IC卡甚至包括央行力推的NFC技术都会存在相似安全问题。而磁卡、IC卡流行已久,说明在技术上是可以做到控制安全风险的。既然如此,二维码支付同样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运营机制来控制安全风险。
从支付宝和财付通的两家母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来看,他们都拥有亿万级别用户量的业务运营经验,在第三方支付方面这么多年来几乎也没出现过大问题,加上常年跟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在技术上、风险控制上、运营机制上完全有能力做到安全可靠、风险可控。
所以,正如此前央行暂停支付宝和财付通的二维码支付时各界分析的那样,支付安全问题更多的还是表面的原因(当然这个问题的确需要重视)。作为主管部门,央行的角色当然不能不更多地考虑作为中国金融主体的各银行和银联等金融机构的利益。由于支付宝和财付通的二维码支付模式打破了原有线下刷卡支付“发卡银行:收单机构:银联=7:2:1”的费率分成模式,重切蛋糕抛开了线下收单机构和银联,央行受到来自银联和收单机构的压力可想而知。
统一标准和相互兼容势在必行
现在,除了银联抢跑之外,更严重的问题是,各大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都在推行自己的二维码支付系统,一个市场多套标准,如果不从一开始就进行规范和统一,长期下去的局面可能很难收拾。
自从支付宝、财付通率先尝试推出了二维码支付之后,似乎是醍醐灌顶,一下子把整个国内的金融行业给惊醒了。可不是吗,以中国目前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态势,只要政策允许,二维码支付迟早会铺天盖地,其业务规模之大无法想象。
所以,现在不仅仅是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在推二维码支付,银联这个传统支付结算平台在推二维码支付,就连各大商业银行都纷纷“下海”,已经在考虑和研究推出各自独立的二维码支付系统。
问题是,各家金融机构推出的二维码并不兼容,自己只能识别自己的二维码,一旦涉及跨行业务情况,就势必成了盲人骑瞎马了。而如果这中间再需要银联或者第三方支付增加一道转码识别的系统,无疑即增加系统复杂性,还因为环节增多而导致安全风险增大。
再则,二维码标准和辨识如果不兼容,对于商家而言,就意味着需要部署多台扫码设备,这显然又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显然,虽然央行叫停支付宝、财付通的二维码支付业务被认为有“护犊”之嫌,但从行业主管部门的角色看,由央行牵头、组织所有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企业一起来制定统一的二维码支付标准和接口,显然是一件与各方都有利的事情。
央行的态度至关重要
现在来看,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银联会不会在支付宝、财付通还在被“关禁闭”的时候,率先推出了二维码支付业务。这个问题,相信阿里巴巴和腾讯现在也眼巴巴地看着呢。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显然央行的态度至关重要。
虽然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如果银联现阶段只是先推出线下的“倒扫码方式”的二维码支付,其实严格来说并不违规。就算央行要审查,也只是审查银联这个二维码替代刷卡的方式是否能保证消费者的银行卡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而已。如果这个没问题,原则上,银联推出的这项业务只是“技术升级”的“旧”业务,央行放行并无不可。
但是,央行又不得不考虑支付宝、财付通以及社会各界的反应。如果匆匆允许银联的二维码支付可以开展业务,那么“打击创新”、“袒护关联企业”、“利益输送”等大帽子必然会乱石般砸向央行。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央行会以各种理由放缓审批银联申报的速度(包括跟各大商业银行打招呼延缓跟银联合作谈判节奏),同时加快与支付宝、财付通以及各金融机构制定二维码支付标准的步伐,最终让几方在尽可能同步的时段相继推出二维码支付业务。
如果相关标准能够尽快拟定,哪怕是先有草案,以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技术实力(实际上它们在这方面的业务准备一直就没停过)以及既有的线上线下商业链条,要上线新的二维码支付业务速度会非常快。
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由于基于已经相当成熟且应用广泛的二维码技术,所谓的二维码支付标准并不会有太多新东西。央行真正的核心目的,一来是为之前慢了一步的银联等传统金融机构赢得追赶的时间和空间,二来是要通过坐下来把二维码支付的利益切割机制商定出来。
对于第一点,显然目的已经达到了,时间节奏完全由央行控制。至于第二点,也不难搞定。其中,银行最无所谓,因为不管怎么合作它的利益都是有保障的。至于支付宝和财付通,以他们的互联网思维肯定是看重更长远的发展和回报,所以只要条件不是太苛刻,相信都能点头。唯一难搞的是银联,它在二维码支付业务上如果还幻想又做运动员还做裁判员,别人的业务上它也要拔根毛的话,那就看银联的要价还有支付宝和财付通的肚量了。
当然,一切都存在变数。既然银联面临在二维码支付上最终抢跑成功的可能性,那么,阿里巴巴和腾讯也不得不做两手准备。一方面继续跟央行周旋参与制定二维码支付标准,另一方面,业务研发和商业布局也必须快速推进了。
或许,今年下半年,我们就将看到一场真正的二维码支付大战打响。只是,胜负结果,我们希望是市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