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之残骸 2017-05-27 10:45
苹果的未来:走进那不勒斯iOS开发者学院
回复:0 查看:2026
欢迎来到那不勒斯
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那就是苹果推出在 iOS 平台上的软件 Swift Playgrounds。它以一种相当寓教于乐的方式,试图吸引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 iOS 平台的应用制作。未来,那些曾经乐此不疲的孩子们就将会是构成苹果生态系统的主要力量。
对于像苹果这样庞大的公司来说,人才资源不能够就地去获取,而是要在这个竞争对手林立的世界中,自己去培养起一批人,树立他们对苹果的忠诚度。到了未来,这些人才就是推动苹果的发动机。
那不勒斯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它是意大利的第三大城市,曾是这个国家的工业动力之一。如今许多曾经建立在工业上的城市都已经褪去了耀眼的光环,年轻人纷纷出走。在时代的大潮中,这种趋势仿佛不可逆转。然而苹果却想要将这一切逆转过来,这就是它的“苹果开发者学院(Apple Developer Academy)”。
苹果开发者学院
就是在这里,苹果寻找着下一批学生。它希望任何人都能来试一试,想要参加只要在网上申请报名,然后进行一个相对简单的考试。招生范围横跨整个欧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之后,这个地方又将热闹起来。
这个地方名叫圣乔凡尼 - 特多西奥(San Giovanni a Teduccio),是工业动力不再之后的一个经济低迷的郊区。苹果和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共同合作促成学院建立。它被建成一座开放的园区,让人们可以自由行走在漂亮的草坪上。学院门外是纷纷开设的网吧和饭店,看起来它很有潜力成为一个新的高科技聚集区。
作为费德里克二世大学负责将苹果带到这座城市的管理者之一,乔治·文特尔(Giorgio Ventre)说:“这是一座工业城市,它对国家和经济来说都举足轻重。但现在它正在衰落 —— 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机会。”文特尔指出那不勒斯的近况其实倒也不那么糟糕,只不过比起培养科技创新,意大利更偏向传统的产品设计。那不勒斯的 IT 业并不小,但更多是那种提供业务咨询服务的公司。
园区的建设并非因为苹果才开始的,但在苹果加入之后,一切都变得卓有效率起来 —— 开园的协议去年三月签署;八月,第一批学生挑选完毕;十月,苹果和那不勒斯官方宣布开园。在这之前,园区的相关处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决定,直到 2008 年建设才开始,一直持续到八年之后。
学院的学生们
事实上,苹果并不想招收那些已经富有经验的程序员,所以入学考试只有少数问题涉及到编程,更多的是逻辑、理念能力和判断思维能力。相比起第一批学生,第二批要显得更“国际化”一些,甚至有来自墨西哥、马达加斯加的人。当然,最多的还是那不勒斯本地的学生。
在课堂上,苹果推崇的是所谓 Challenge Based Learning(基于挑战的学习)。这种理念应对的是普遍存在的,高校学生第一年会有 30% 的退学率的现象。苹果鼓励学生们利用科技,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解决那些真实的、复杂的难题。学生需要和同学、老师、开发者社区里的专家们基于他们所学,去获取更深层的知识,解开更困难的挑战。
更具体来说,苹果希望学生能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如何学习应用,学院不会给出具体的一个个步骤,而是要求他们整合能够用到的最好的软件,就好像是将不会游泳的人推下水,迫使他在挣扎中学会一样。这样,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如何去寻找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经常被人质疑在员工和粉丝间培养狂热的信仰,但在这所学院里,它并不强迫学生们认同 iPhone,认同 iOS 的优越。学习的内容确实是苹果的编程语言 Swift,但人们能够接触到的要比这更广阔,甚至还包括安卓相关的内容。当然,大部分学生本来就是果粉,所以入学也不需要什么类似宣誓仪式的东西。
毕业之后
通过笔试之后,路易季辞去了星巴克的工作,他认为这是人生中的一次机会,即使有些冒险也要争取。路易季曾读过大学,但他觉得大学并不让自己感到享受,也不会培养人们共同协作解决难题的习惯。
成为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之后,路易季作为团队成员学到了成为开发者所学的技能。这个时候,他开始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还要离开那不勒斯了。随着这片区域的发展,机会慢慢增多,甚至有人开始寻求注册新创公司。当然,并不是说参加学习就必须要成为苹果专属的开发者。只要愿意,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
但不管怎么说,有了这样一次经历,学生们对苹果当然更加亲切。这些人才,就是苹果未来的宝贵资源。